離開了 合興車站,
我們也逐漸遠離平地,
車子往海拔越來越高的地方駛去.
當導遊在車上宣佈下一站是錦屏大橋,
我腦中想到的是新北市中和區景平路 ... 一條正在挖捷運挖到上下班都很恐怖的路 ...
很自然的就覺得 ... 怎麼會要去這麼鳥蛋的地方 ...
等到實地一看, 才發現這座橋可以講很多故事啊 ...
這是一條兩旁都繪有原住民生活雕飾的橋,
以壁畫和雕刻的方式,
生動地雕繪了原住民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信仰等等.
原住民堅毅的臉龐, 搭上橋兩方遠眺的雄山壯景,
彷彿那些在崇山峻嶺中生活的勇士, 一個個活在自己眼前 !
在司馬庫斯一帶生活的原住民, 以泰雅族為主,
不過看看這些人像生活雕刻, 會發現好像都曾出現在電影 "賽德克巴萊" 裡面 !
紋面. 電影裡很清楚的指出, 就是額頭和下顎.
披風, 也很像電影裡出現的服飾.
共喝同一杯酒 - 電影裡頭, 某日警被強迫共飲而出手打人, 釀成日後霧社事件的近因.
「女人要會織布才能進彩虹橋」 - 電影台詞一幕幕浮現起來.
出草 !!!
喜宴舞蹈 - 電影的節慶鏡頭也在腦海中呈現
還有那會發出奇特聲音的樂器 - 當初在電影院裡聽到就覺得印象深刻.
彩虹橋 !!!
祖靈鳥也在歌唱了 !
這在電影裡沒有, 好像是描述祖靈鳥跟烏鴉之間的仇恨(?)
原來賽德克族一開始也是被劃成泰雅族,
也就是原住民九族之一,
後來才獨立出來, 成為現今的原住民12族.
不過看看這些塑像雕飾,
也不難猜測為什麼當初會被當作同一族的原因,
在我這個外行人看來, 幾乎99%相同啊 ...
導遊幾乎帶大家走了一圈, 交待了很多故事,
我一邊聽, 一邊不安份的到處亂跑, 照相.
藉由這座橋, 導遊講解了許多泰雅人的生活風俗習性,
讓大家對這隻原住民有多點認識.
在進入司馬庫斯之前, 我認為這是一個很棒的暖身活動.
後來想想, 錦屏大橋的 "錦屏" 二字應該是有含意的.
"錦" 為裝飾華麗, "屏" 則有屏風之意,
意指橋兩邊牆壁的雕飾繪畫.
當然這也是我的胡思亂想,
橋的命名規則是否真的如此, 也就不得而知了 ...
旅遊相簿: 20120728合興車站錦屏大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