十三行博物館的外型很特別,依據不同的主題有三棟。
最左邊為象徵大海的鋼筋建築,所有扶手均一線指著淡水出海口。外型既像鯨魚的背脊,也像過去十三行住民生存環境的沙丘。登上去可眺望遠景,故名為「鯨背沙丘瞭望臺」。
中間斜著蓋的褐色八角建築,象徵了毀壞、難以還原的十三行遺跡。
右邊那棟只有兩片牆,為清水混土建築,象徵山。兩片牆壁指向位於觀音山的大坌(ㄅㄣˋ)坑遺址。
因為不知道這短暫的晴天什麼時候會消失,我決定先爬上鯨背沙丘瞭望臺看遠景。
在這太陽出來say hello的時刻,正面可以遠眺淡水河口。
左邊則是台北港、台塑煉油廠
右邊是八里污水處理場
污水處理場的位置占了十三行遺址大部分的出土地點,也造成大量文物遺失,使得十三行文化的研究有了很大一片真空。為了紀念這段不能再還原的歷史,污水處理場外觀塗上象徵十三行文化的圖騰。
該進去看看啦。
一進去就趕上放映影片的時間,針對「十三行文化」「博物館建築」「十三行與污水處理場」「博物館與八里觀光」等主題,做了簡短又詳細的解說。
十三行,名字源自清朝在此經商的十三行商人。國府來台,有一年某飛官駕駛飛機至八里上空,發現羅盤受到不正常的磁力影響。後來,在八里十三行村一帶發現大量鐵器、陶器、石器出土,定名為十三行遺址。這也是台灣最早發現使用鐵器的史前文化。
除了十三行文物,這段時間剛好還有另外兩項特展。
「千峰翠色」展出浙江龍泉瓷器,「海納」則是台灣海峽還不存在的時候,從大陸來台的哺乳動物化石。
這些靜態動態展覽,都在「鯨背沙丘」之內。
而褐色斜向八角建築內,則是實際考古的還原。
象徵時光隧道的迴向階梯動線。
頂端,是底座透明的空中走廊。下面就是十三行考古還原。
走廊另一端遙向觀音山大坌坑遺址。
這座空中走廊真的蠻高的。。。
離開了空中走廊,就到了博物館的最後 - 指向大坌坑,象徵山的兩片牆。
走出去就不能再折回啦。如果逛完了空中走廊還想再回博物館看,請務必在空中走廊走回去。
在博物館旁的陽光廣場繞了一下。
「鯨背沙丘」的另一面
污水處理場
「鯨背沙丘」和觀音山
在八里解決中餐,搭船到淡水逛逛。
馬偕上岸,背景是觀音山。
寶特瓶街頭藝術?
網路上有名的河岸餐廳 - 榕堤
沿著榕堤旁的河畔小路走,一邊是淡水河景,一邊是榕樹垂蔭,很有味道。
走到滬尾漁港,眼前步道又是另一景致。
經過淡水紅毛城
看到滬尾砲台的標示往右轉,經過很有風格的「不是咖啡館」
右邊是高爾夫球場、觀音山
左轉進入,便是
北門鎖鑰 - 滬尾砲台!!!
滬尾砲台大致如下,劉銘傳請德國人設計,用來防禦從淡水河口的侵略,砲面朝向西北方淡水河口。
砲台廣場
大門進來,右邊陳列室有大量的黑白照片、也有清法戰爭縮小佈景、戰況示意圖等等
現在要走上砲台上面看看。。。
從通道出來之後,右邊地上圓形突出物應該是砲的基座。
除了從一樓上來的通道,旁邊還有階梯,可以快速通往其他砲架。
砲管應該是放在中間凹陷處,近處圓盤是砲管基座。
本來想站在外牆上,被制止(XD),所以看不到外面是什麼。
看不到外面,只好往裡面看廣場囉
上面風很強、很涼,坐著吹風很舒服。今天不知道是什麼日子,廣場四周有一群學生一邊拍照一邊做筆記一邊討論,不會是大學生的通識作業吧?外面還有兩對新人正在疏裝打扮,如果我在留久一點,應該可以看到他們進來拍婚紗照。
也該回去了,用我最喜歡的一張照片做結束吧。
十三行、八里、淡水 相關景點
這張圖的紅毛城和滬尾砲台好像反了 XD
留言列表